您好,欢迎来到上海美术考级网 全国美术考级上海考区委员会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蓝书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美蓝书画院 >>
评画家赵一凡用心灵演奏的油画艺术
  发表时间:2014-11-20 16:43:25   浏览次数:

为 爱 艺 术
                         
                      ——评画家赵一凡用心灵演奏的油画艺术
                     
                                           作者:海岸
 


    大凡艺术家或是“为艺术而生,为爱情而死”。然而,画家赵一凡却让我深感是一位“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爱,为艺术而死”的当代诗象个性艺术家。正如她所言:“艺术是我的笔,是我的语言,是我的声音,是我真实体验人类生存的心灵,是我攀登人类至高境界的脚步,也是我寻求真理的思想武器。”“我的痛苦与欢乐、迷茫与执著、探索与追寻、真诚与坎坷的人生之路尽在我的艺术之中。”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有其高深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必须有其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情感的强度、审美的纯度和技术的难度。大凡好的艺术一定是传达爱的艺术,是表达悲悯、正义、公平、宽容以及来自最本源的声音的艺术。是绝非短视的、绝非急功近利的。尤其是对文化的判断力、对当下的判断力和对自己的判断力的不断提升与把握乃是其艺术之正道,艺术之真意的具体体现与攀升。赵一凡女士对自己走的这条艺术之路有明确的判断力,所以她不甘寂寞,勇往直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当代诗象个性艺术理念及风格,脚踏实地的走出了一条“为生而艺术、为爱而艺术、为民而艺术”的光明之路。被艺术界许多评论家称之为“勇敢的艺术开拓者”。

    在当今社会,像赵一凡女士那样真正视艺术为生命的艺术家并非太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多少人坐困其中,欲求不得,欲罢不能。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被“野兽精神”包围的时代,以狼的野性与残暴,追求豹子的速度,鹰的视觉,却又不得不象疲惫奔跑的黄羊,在欲望与恐惧中一刻不停的奔跑,以至最后自己都忘了为何奔跑。其实,真正的敌人是自己那颗惊悸的灵魂。与灵魂对话,追求心灵的宁静、含蓄、诗意、和谐,体味生命与自然的本真,那便是对人世的朴素的珍惜与淡泊,那便是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欢欣,那便是宇宙般博大的“爱”!

    爱是什么?这仿佛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话题。在我看来,“爱,就是一种信仰。”那信仰又是什么?对画家赵一凡来说,信仰就是她献身艺术的最高追求与操守。人世间的爱,有许多种。孝敬父母,善待配偶,关爱子女等是一种“爱”,但这是一种小爱;还有一种“爱”则是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类的“爱”,这是一种“大爱”或“博爱”。正是这种“大爱”,让我在赵一凡女士的艺术人生中读得淋漓尽致。或许这就是她“为爱而艺术”终身之信仰!她曾这样说过:艺术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一种“使命”,是我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的梦想,作为一个艺术家,生与死的区别,不在于生命的躯壳是否存在,而在于思想的灵魂是否延续。她这些对艺术生命的感悟,无不透析出一个对艺术的“爱”字,这是一种超越名利、超越生死的艺术“大爱”,是以艺术为信仰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其艺术灵魂的内涵决定了其艺术作品的高低。我相信,赵一凡女士的艺术思想境界,是当下许多艺术家所不及的。

    她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艺术追求精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仔细研读了关于她的书和文章以及她的诗作。比如《烈焰下的“悲歌”》《焕发精神力量的艺术》等等,我试图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赵一凡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家庭,自幼父亲多病,贫困与坎坷的家庭生活使她很早便懂得了人生苦难的意义。她幼年从骨子里就流露出对艺术的热爱与执著,并让艺术的梦想成为她人生中最大的精神支柱与寄托。她对艺术的坚守,说到底就是她对人生磨难、阳光与信念的坚守;她对艺术的热爱,说到底就是她对社会、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因为只有“爱”可以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只有“爱”可以创造艺术的想象;只有“爱”可以让生命融于艺术;只有“爱”可以寻求和认识真理。毕加索曾说过:“艺术并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然而这种谎言能教育我们去认识真理,绘画不是散文,而是诗。”一种用造型性的韵律和玛丽亚·卡拉斯式的歌唱写成的诗。阅读画家赵一凡的作品,仿佛是在聆听伟大的歌剧艺术家玛丽亚·卡拉斯如泣如诉的歌唱。一种遥不可及、至高无上的,一种令人沉醉、如梦如幻的声音。在我看来,或许再也没有人能象她那样深刻地唱出《托斯卡》的悲喜哀乐,一种人性的、激情的、痛苦的、爱情的、焦灼的、利器的、穿透心灵的声音;也实在让人难以分清她是在演绎歌剧中的“角色”,还是在诉说自己的人生?毫无疑问,玛丽亚·卡拉斯是走在自己“爱的艺术”的前面的,她绝非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是一位真正的“为艺术而生,为爱情而死”的艺术家。正如她在一次采访时所言:“不,音乐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沟通才是生活中最主要的,这能使人们承受困境,艺术是一个人能与别人沟通的最深刻的方法,而爱情比任何艺术成就都重要。”而画家赵一凡则说:“艺术/是我的恋人/或/孩子//艺术的诞生/始于/心灵的对话/源于/触动灵体的启示/艺术的灵魂/是/生命的舞者/生命/因/理性而坚实/因/艺术而高尚//艺术/是一场/生命的演出/让灵魂/在喧嚣的城市/回归/宁静思考//艺术/是岁月的沉淀/流淌着生命的血液/让心灵/走出荒漠/萃取阳光//风干了/眼泪/坚实了/脚步//艺术/让生命/始终拥有微笑/枯竭/不是荒漠的终点/彼岸/燃点永远的希望//没有翅膀/就用心灵飞翔/没有力量/就用双手去/创造//人生没有/坦途/用双脚一步步/丈量/活着/是战士/死了/是勇士《艺术生命——(一凡诗歌)》”。显然,她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在我看来,当代艺术的境界是唯有无所畏惧的面对生存与死亡,无视名利与权贵的至高思想境界。唯有这样,艺术家的翅膀才能在宇宙间自由的翱翔。人世间没有纯粹的天堂,只有执著、坚韧、不懈地追寻理想和真理的生命的阵痛的艺术家方可以构筑永恒的艺术殿堂。这,或许就是赵一凡女士视艺术为生命之最爱的缘由吧。

    作为一个苛刻的艺术欣赏者,我喜欢赵一凡女士的作品。她以东方哲学的曲线思维模式和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混合技法和绘画语言以及大道合乎自然的诗象个性艺术理念,创作出了大量的无论在认知层面、社会层面、哲学层面还是感情层面都能给人以探求和遐思的艺术作品,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她的大多数作品创意新奇,构图精美,尤其是线条与色彩的运用、处理空间和构图等能够取东西方艺术之精华,融东西方艺术思想于创作。在创作品质、品位与品相上坚持“三位一体”的艺术创作思想:一是立足于传统;二是发现于时代;三是创作于个性。在创作中她能够娴熟地把音乐引入绘画,极大限度地表现其绘画的诗性品质和音乐品质,其作品无不洋溢着诱人的诗意和音乐感。凡是阅读她作品的人都能把音乐引入视觉可以意会的意境。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油画家,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赵一凡女士的作品能够承载人们的精神诉求,传达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况味,揭示人类精神的本质。她的形式语言乃至技术、材质等都做了许多革新,不仅令人触动心灵,而且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在我看来,赵一凡女士的绘画倾向和精神取向是抒情性的,但她不是一般的抒情,而是带着较多的文化元素、生命感悟、人生况味和社会责任在里面。她的绘画语言有两个显著标志:一个是她曲线思维下的诗韵笔意;另一个则是她“西学东用”的色彩抽象。传统融入血液,画面浸润西洋。许多艺术评论家谈起赵一凡女士的艺术风格都提到她用西方的绘画材料表现中国的水墨精神。她的绘画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自然的流露而非刻意的执着。纯粹的艺术是一种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本性回归,或者说,艺术家最难的是真正达到艺术的自由境界。赵一凡女士有她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她赢得了“勇敢的艺术开拓者”之美誉。或许是因为我欣赏赵一凡女士的画品,更敬重赵一凡女士的人品,所以除了被她作品的色彩和韵律吸引之外,还真切感受到她作品的内在的“真、善、美”,那是来自艺术家人格力量的“真、善、美”。具有较高的欣赏、审美和收藏价值。

    艺术永远是一个时代的艺术,从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从汉唐、宋元、明清到当代,各种各类的艺术成就无不根基于不同的时代。无论古典艺术、现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我看重的是“创新”。对于抽象艺术画派,就中国油画家而言,我更看重20世纪中叶赵氏无极的油画抽象派艺术画作,他以其中西合璧、极富国际视野的抽象油画享誉世界,其作品被视为东方抽象的精髓,它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创举。那么,抽象绘画到底是什么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抽象一词的解释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在绘画艺术中,抽象是相对具象而言的,这两个词往往以形容词形式出现,并且分别与绘画一词结合,组成两个概念即抽象绘画和具象绘画。抽象绘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西方现代艺术逐步发展演变的结果。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思潮,抽象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美。大部分现代主义美术流派都受到了这一运动的影响,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行动绘画等。现代抽象艺术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塞尚、康定斯基等艺术家为代表的浪漫的、有机的或热的抽象艺术;一类是以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艺术家为代表的古典的、几何的或冷的抽象艺术。现代抽象艺术运动在整体上是对欧洲模拟自然的传统的反叛。在西方,理性主义和抽象思维是一种先天的禀赋,抽象绘画自成体系,已成为西方主流的绘画语言之一。在中国,抽象艺术方始于20世纪80年代,抽象绘画是主流西方艺术历史顺其自然和符合逻辑的现代主义的产物,尽管发展迅速,中国抽象绘画与西方抽象绘画始终是同床异梦。从大众文化角度来说,它仍然像珠峰一样太高、太远,不可思议。尽管抽象绘画的价值不可低估,但它仍然没有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面对抽象绘画带来的尴尬,业内人士不断发问:中国抽象画家的整体实力并不差,是否要发掘属于自己的“中国符号”?换句话说,中国抽象艺术的受众体究竟应该是谁?中国究竟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抽象艺术?可以肯定是,如果说西方的现代艺术突破了古典艺术陈旧的藩篱,那么当代艺术则反叛了现代艺术,而油画家赵一凡的“诗象个性抽象艺术”是对当代艺术的拓展与超越。她的艺术作品能够把对生命的理解诠释到艺术的表现世界中去,其矛盾的辩证的哲学的思维模式具有大胆的想象力和冲击力,并能吸收音乐感的韵律来表达简洁而又富于表现力地浓缩的绘画语言。不仅仅是对自然对象的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组,还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依据,在创作中削砍对象外观中被认为是次要与偶然的形式因素,使艺术形象得以显示被认为是本质的原型,并从其自然外观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具有明显直接的情感表现性质;她的诗象个性抽象画作的另一个特征是,接受并诠释跨国文化的过程,产生了混合的二维文化、三维文化,将国际化视角渗透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中国当代主义文化身份的顽强抵抗国际化艺术,形成了赵一凡诗象个性抽象特征画作的特色;她的第三个特征是,从21世纪“中国梦”的角度去探索中——西抽象艺术的壁垒,并且创造了一种内在的联系,一种潜在的诗象个性抽象艺术语言。她以西方现代文化艺术的方法和理念,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将人生哲学、自然美学、加之独特的艺术技巧和抽象思维揉为一体,浑然天成,呈现出超乎现世的意境。她将人的情感引向超脱画面的思想境界,追求精神中的“超我”,她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心灵亢奋”的世界,在迷离的色彩、线条间,刻画出人生的悲壮与苍凉。其作品既有东方的写意精神,又有西方的理性抽象元素。绚丽而不失高雅,富有节奏感的内韵色彩,给人以生命张力的精神内涵。沉淀凝聚着史诗般的壮丽,谱写出浑然天成、气势浑弘的交响画卷,令人深深震撼与感动。

    纵观她的油画系列,比如《青云花》《灵魂之树》《红玫瑰》《韵》《灰色档案》《人生系列》等,我常常觉得赵一凡女士的画不仅是画给当代人看的,更是画给后代人看的,我们今天能够说出的仅仅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和想到的,我们今天不能够说出的可能正是后人将会看到的和想到的,赵一凡的绘画仅靠一代人去解释还不够,要靠几代人去解释,只有未来才能回答。可以肯定的是赵一凡女士的大部分画作属于这样的艺术,取之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是生命力的迸发和升华。她从不模仿哪种观念艺术样式,更不是简单的追求某一固定的艺术形式符号或某一种表面的艺术风格。我认为:人类最好的就三样东西,一是宗教,二是哲学,三是艺术。这三种东西相互贯穿,互为里表,三位一体。其最高的无不是哲学、宗教、艺术三者的统一。好的艺术既是哲学的,又是宗教的,还是艺术本身的。既是有思想的,还有信仰的力量,宗教性的那种精神上的力量,包括爱、慈悲,还要有艺术性的技术含量。按事物发展规律,每个人都是由生到死。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大分子团,存在于这群体社会里,存在于这星球之上。但有一天,它分解了,存在于是就没意义了。人生如梦,我们大多数人都像活在梦中,没有自觉的存在意识。但在我们之中的少数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是特定的、特别的有灵生物;更进一步,自觉意识更强的人,会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来做什么的,有生命目的,有使命感。一个时代有这样的人,这个时代是幸运的。所以,人的使命就是在短暂的存在时间中,去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赵一凡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她说“我的使命就是为画画来的,除此无他。在我今后的创作时间里,我希望能画出一些更好的作品,通过作品去深刻反映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与经验,并将这些感悟通过作品的图像形式传递给世界与今后不断繁衍的人们。我觉得绘画非常有价值,是最直观、最个人的,而最个人的也是最社会的,这就是绘画令人着迷的根本原因。绘画代表人的生命形式高度和深度的东西之一,绘画创作能够表达很多生命个体走过的心路历程。一部美术史,大抵就是人类的视觉经验史,也就是人类生命精神的漫长阅历。走在世界上很多的博物馆,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看到久远年代的艺术,比如古埃及、古希腊,还是近现代的艺术,哪怕是去世没多久的画家,通过画面的每一个笔触,你会清晰地看见画家本人在他自己作品中的活的生命痕迹,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永生,在观众的观看中复活——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人并没有死,没离开过我们。可能他的肉身离开了世界,但是这个人的灵魂还活在画面之中”。她坚信艺术创作是在消灭死亡。主张让生命融于艺术,用艺术表达生命。她其实是在将她对生命的哲学思想融贯于她的艺术创作之中。她认为艺术的创造与演变,始于思想的升华与演变。色彩、线条是思想的武器,画家用它们来更深刻的诠释世界,创意人生。她的艺术画作和诗歌无不是来自于其内心的阵痛与表达。她把对社会的感受、人性的思索,把痛苦与欢乐、欲望与挫折汇集到她的作品中。她的画作蕴含着诗情,诗歌饱蘸着画意。其音乐性的诗韵旋律与穿透性的空间层次交融整体画意,更见东方的细腻与西方的透明融和。一种让国人看起来引思遐想,西方人看起来惊艳忘我。忧郁与风流,静虚与沈落,尽在赵一凡画面形色间流光波动,涌动着宇宙的冥思,诗意着世间的温柔,诠释着人性的光辉。直教传统中国式“人与自然”间永远互动的信仰在国际当代画坛呈现着一种自在从容的穿越。

在作品《青云花》中,她写道:
为爱艺术【评画家赵一凡用心灵演奏的油画艺术】


《青云花》
—— 作者:一凡

隔一世风尘
烟云散尽
青霞漫天
望尽天涯路
霜飞雪
夜深沉
孤帆
独影
浪涛天
石破
惊魂
泣鬼神
天造青云花

    其实《青云花》仿佛并非存在于现实中,但它却表现出了对生命之花的怒放,是黑暗世界中绽放的阳光之花。在我看来,《青云花》是赵一凡女士诗象个性抽象艺术思想的一种超级想象,是行走在人生之路过程中的一种内心挖掘。手法独到,超凡脱俗,大胆表现了“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揭示了她对生命意志的本体开始于艺术的观点。正如尼采所认为的,艺术家所谓的天赋,是将自我探索的客体,置于她可达到的探求之外,她必须透过转化经验的本质,进入一个只有透过创造及创造活动的领域中,一如它可以以形式出现的方式,活出自我长久的生命。天才可以轻易地以不脱离主题而进入纯粹哲学的角度,并借着艺术的意义连接观念并且进行新的创造,这就是赵一凡女士的创造特质。在这种高度完整的特质里面,根植着各式的生命情境和艺术底蕴,述说着斯文与风流,典雅与浪漫。仿佛从秦汉的“陌上桑”始,穿过隋唐的“春江花月夜”、宋代的“醉花阴”、辽金的“春从天上来”的软凝与浪漫到元朝的“梅花”落野桥的春意与温馨;再由明朝的“花下酌酒”的生命感叹再到清代的“鸳鸯湖棹”的落花传奇——,所有的风流与韵味尽在这朵《青云花》之中。整体画面如水的流溢,如火的炽热,如云的混沌,如潮的涌动,或许她用《青云花》来诉说人生苦短,犹如昙花;来画意人生的壮美与悲苍,蕴藏着永恒的生命之力量。在技法上,她将大道合乎自然的哲学思想运用到艺术作品中,追求自然中的偶得,彰显出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生命之深刻艺术理念。无论从色彩形式语言还是技法的运用都达到了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正是:“海天夜半入相思,红柳潮头挂绿枝。忽见客来花下坐,风尘不染素罗衣。(刘坤诗词)”
 
 
她在作品《灵魂之树》中这样写道:
为爱艺术【评画家赵一凡用心灵演奏的油画艺术】


《灵魂之树》
—— 作者:一凡

悲鸣!
悲鸣!
海风咆哮!
它在风中悲鸣!
为那无悔的青春!
为那不朽的爱情!
悲鸣!
悲鸣!
身体布满沧桑!
皱纹依然美丽!
悲鸣!
悲鸣!
根紧握悬崖!
叶在云中飞舞!
悲鸣!
悲鸣!
生在天涯!
长在天际!
心中只有最纯净的蓝天!
悲鸣!
悲鸣!
没有阳光!
无需雨露!
它是一棵
不死的灵魂之树!

    阅读赵一凡女士的作品《灵魂之树》不禁使我想起康定斯基的《蓝骑士》。她以强势的表现主义手法和抒情抽象艺术风格构成一幅能激发人们视觉想象力和不稳定平衡的视觉动势的心象世界。尤其作品中的色调与韵律,真正能够让人感受其太古之初万物伊始的生命层次与无尽内涵。在蓝、白、红、黄、灰各种颜色无尽演生的色度中,听海的咆哮,感风的浪漫,赏雨的无声,闻树的悲鸣。给人以天地架构,壮阔大气,生生不息,超以象外的生命质感。仿佛你在画一张画,其实一张画也在画你。作品《灵魂之树》是赵一凡女士诗象抽象艺术灵魂的高度浓缩;画面彰显出一种强大的艺术生命张力;仿佛是画家心灵深处流淌出的沸腾的充满生命力量的血液,又仿佛是大海上用巨浪凝成的一棵不朽的灵魂之树。犹如一曲命运的交响曲,给人以力量的震撼。让人看后不禁心潮澎湃,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从另一个角度看,赵一凡女士这幅作品关怀的是大问题。她认为今天的艺术的基本指向,要尽可能关怀大问题,基本问题,关怀“元”问题,关怀人类的问题,关怀整个生命面临的问题。这一如她的创作理念,用绘画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表达对人类自身的爱、对一切生灵的爱、对一切万有的爱,这爱就是一种最深刻的人文关怀。正是:“玉树歌阑惊海天,春江潮水更无前。此时相望逐花月,空里流霜梦柯南。(刘坤诗词)”
 
她在作品《梦荷》中用诗写道:
为爱艺术【评画家赵一凡用心灵演奏的油画艺术】


《梦荷》
——作者:一凡

续一段春秋
梦一场岁月
午后
梦荷
青涩的
绽放
肆意
挥洒
播种
希望
一半
在阳光里
燃烧
一半
在夜幕中
吟唱

    如梦如幻的诗意,半醉半醒的痴恋,仿佛又在诉说人生中解不开道不明的一种诗意美幻的情怀。你说她在自我陶醉,还是在朦朦胧胧中痴迷于艺术之美的境界,都可以。她仿佛是醉了,也仿佛是带我们一起在梦幻的呓语中痴醉!而作品《红玫瑰》则是她对爱情的理解。或许一个艺术家,穷尽一生都无法描述爱情的具象。每个女人都是一朵绚美的花朵,都值得男人用真情呵护与爱恋!懂得欣赏女人的男人,才能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与人间的美!每个女人都是花,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渴求那份来自最爱的人的牵挂。那汪深深凝望的眼神,那自然随意地牵手,那份轻轻而温暖地相拥……那花一般地爱怜,给人无限的遐想与留恋。女人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红玫瑰》,轻舞飞扬,芳香四溢。女人爱花,女人如花。但作家张爱玲的话却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道出了一个伤感的现实。她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爱情的确是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的。赵一凡这张《红玫瑰》油画作品,犹如一曲寸肠万断的爱情交响曲,引发人们对爱情的无限思考。她在诗中写道:
为爱艺术【评画家赵一凡用心灵演奏的油画艺术】


《红玫瑰》
——作者:一凡

风干的玫瑰花瓣
一片片
收藏起历史的回忆
断线的风筝
不知何时
已消失在茫茫天际
晌午的阳光
悄悄射进灰暗的旧门
虚掩的回忆
折射着影子里的故事

    赵一凡的油画作品《韵》、《小乔》给人以流动、诗意、含蓄、和谐的美。画面有种“言有尽而意无穷,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的诗境。单薄而脆弱的身体,没有世俗的艳丽,微启的唇边饱含着淡雅,蕴藏着一种柔韧的气质与古典风韵,流露出唯美、哀伤、淡泊的情感色彩,映射出东方所特有的一种贤淑与圣洁之美。她如暮春渐渐飘远的一缕幽香,又如晨雾中,渐渐飘来一丝青色,似有似无,犹远犹近,若浓若淡,象一位沉静而忧伤的少女伴一曲笛声悠扬,向你轻轻走来,又轻挪漫步的消失在梦境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她所描述的不是自然界的景观具象,而是创造出洋溢东方精神的玄妙意境,是她对生命奥秘的独特感悟。

    纵观赵一凡女士的作品,将带我们走进一个幻影迷离、形态无羁让人无限遐想的世界。画中犹如音乐与诗交融出一种华彩的交响乐章。令人观后内心释然的澎湃,跳跃着悸动;忽而又流淌出醉人的忧伤!她时而用色彩和线条,为人们留下东方韵律般回味与思考。时而又如上演了一曲莎士比亚的悲剧,穿着华美的服饰引吭高歌人生深奥的哲思。仿佛画面中隐含着永远也诉说不完的人生故事,给人以期许、欢欣、等待、思索、回味、斑驳的历史回忆;又仿佛隐含着华丽、神秘、激情、忧郁的生命感伤。正如这个时代,多少繁华背后隐含着多少忧患与无奈啊。这是一个画家用灵魂的血液演奏出的命运的交响曲;这是一个画家“为爱而艺术”,用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类的“大爱”谱写的壮美的艺术篇章。
 
 
 
 

                                                     2012年9月18日于秦皇岛(2013.3.30再稿)